他来了,踩着午后秋日为与我相约而来,时令刚迈入白露节气,酷热的秋老虎余威还在,行走在路上依然是热浪裹挟,78岁的老茶人吴培明不知道走了多久,出现在我面前时汗水涔涔。高挑挺拔的个儿,不见老态,不事张扬,...
松溪县白马山脚下的项溪村,绿树村边合,鲤鱼涧中憩,一派闽北山村独有的恬静与生机。在这里,有一座扬名全县的烧茶桥。桥亭中,两大木桶凉茶,香醇扑鼻,挂在木桶边上供路人舀茶的三把竹筒作的勺子,乡土风味十足。...
朱子爱茶,尤爱建茶。建茶是产自建州之茶。建茶之名,始自中唐,为茶神陆羽列为未详,但却是其往往得之,其味极佳的十一州茶之一,建州茶的品饮文化在唐末五代时就已引人关注。朱子和建州,有着深厚的渊源。他少年求...
浦城茶园(柳良金摄)千年茶乡浦城,八闽重要古邑,是百里仙霞北上中原的官道,也是福建贡茶入京的水陆黄金通道。唐宋以来,在这条茶马路上,一座座驿亭中,曾设茶亭,间草岩香,有着南浦人驿茶迎宾的最美礼遇。茶亭...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茶树和制作茶叶的国家,茶文化深深融入中国人生活,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如今,茶叶作为一种人类文化的瑰宝获得国际认可。游客在径山镇小古城村的茶园里采茶。2022年11月29日,...
乡村的年味,总是随着茶香浓郁起来。儿时,每近年关,家家户户的炉子茶都开烧,一个被炭火烤得乌黑的硋制老茶教,一把粗茶婆,一壶山泉水,整天在炉子上冒出茶雾,溢出茶香。那些上山下田劳作归来的汉子,一入家门即...
小堂稳暖纸窗明,低幌围炉亦已成。冬日时节,三五好友摆上小红炉围桌而坐。借着炭火的温热烤着红枣、桂圆、玉米……忽明忽暗的火光,伴着茶香果香,大家谈笑风生,享受...
建茶因产于建溪流域而得名,且以建州凤凰山麓一带为主产区,有天下之茶,唯以建茶为最的美誉。但纵观整个唐代,建茶的知名度并不高,陆羽的《茶经》甚至缺乏对它的详细记载。五代之际建茶成为贡茶,开始崭露头角,到...
炒青欣闻,包括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在内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正式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我国第43个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
每当空闲的时候,就会烧上一壶水,沏上一杯茶,静静地待在梦墨堂,享受一段静美时光。水润茶芯,新绿初开,是水给了茶叶第二次生命。从茶树梢上的一抹嫩绿,蜷缩成茶罐中的沧桑岁月,然后在滚烫的热水中重生,片片新...
点茶时,将一勺茶粉盛入建盏,注汤,调制茶膏,再用茶筅快速击拂,使之产生泡沫汤花。 佟郁 摄中新网天津12月23日电题:古代茶艺复原掀热潮千年文化尽在一盏作者:张少宣冬日火围炉,正是饮茶时。中国人在茶的...
白纱代表了皎洁月光下的诗意浪漫;青绿色渐变的背景,寓意只此青绿的青山绿水;天青色的汝窑茶盏,需要等待水的浸润,才能重现宋徽宗梦中雨过天青云破处的美好……12...
武夷山茶园武夷山元代御茶园遗址龙凤团茶图样及模型晚清武夷山人种茶、制茶、售茶过程近日,包括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在内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成功,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话题热度超19亿,上千家茶馆入局这个冬天,成都刮起围炉煮茶风网友:有氛围又出片,入冬仪式感拉满……什么是围炉煮茶?陶罐、炉火或者铁网烤盘,中间摆上一壶茶,茶...
潮汕人普遍喜欢喝茶 广东省文旅厅供图中新网广州12月1日电(记者程景伟)近日,中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堪...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