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作为一种饮品,很早就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因地域的不同,它们各有特色。在台湾,福建先民将栽茶、制茶带去,衍生出极具当地特色的乌龙茶、冻顶茶等茶类。两岸的茶文化可以说一衣带水,延绵至今。今天的融合故事汇,我们带您认识一对来自台湾的“乌龙茶父子”,听听他们融“鹭”发展的故事。
在厦台胞 郑钧元:我叫郑钧元,我是2008年来到祖国这边土地上发展的,目前常住在厦门。我们家世世代代都在做台湾乌龙茶,应该说我扮演的叫做,来自台湾的“乌龙茶使者”。
郑钧元,台湾台南人,是台湾百年老茶企郑福星的第三代传承人。来自制茶世家的他,在耳濡目染中学会了养茶、制茶。他说,两岸茶文化的渊源深厚,台湾乌龙茶缘起福建,在100多年前,来自福建的乌龙茶苗被种植在台湾的冻顶山上,此后,茶种在台湾种植培育,制茶工艺得到了不断改进。
在厦台胞 郑钧元:两岸之间对茶产业,茶文化的脉络上,是息息相关,而且也是不可切割的。如今我们是将台湾的乌龙茶,带回大陆,带回这边热爱茶的土地上去做发展。
郑钧元将种植于台湾的茶叶,通过海运带回大陆,在大陆进行拼配、烘焙等精致技艺加工,并结合厦门民众的饮茶习惯进行技术改良,让大众共享具有古早味的乌龙茶香。
在厦台胞 郑钧元:我发现到厦门这片土地不止水好,茶好,样样都好。厦门的茶文化兴盛,厦门的茶产业发展也兴盛,厦门的地理位置也是两岸之间的,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
2020年,抱着建立一个温馨而又富有故事性的品茶空间的初衷,郑钧元团队联合闽南老工匠队伍、台湾设计团队,将厦门市湖里区的印华地砖厂老厂房,打造了两岸老茶故事馆。
在厦台胞 郑钧元:从门口进来,每一块砖我们都保留印华地砖厂60年前的地砖的原型。因为他有种祖国的老情怀,或者是说故乡的老故事的感觉,我们把台湾老茶庄的原型,我们尽量地去把它还原在祖国这边土地上,这个老地砖、老唱片、老乌龙,共同叙述一段来自台湾的百年老故事。
诉说老情怀,郑钧元不断从台湾带来:贮藏老茶的罐子、台湾制茶老海报、父亲曾经运送茶叶的脚踏车、爷爷用来装茶的老中药柜等老物件。郑钧元说,希望能与天南海北的朋友在这里尽情地分享茶香,分享两岸茶文化交融的故事。
2013年,作为“郑福星”茶品牌第四代传承人的“95后”郑成功,也跟随着父亲的脚步来到厦门发展。在承继传统经典的同时,他尝试引入新鲜的元素,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展示茶文化更多丰富的内涵,他推出了线上短视频,举办民谣与老乌龙音乐主题沙龙、变装剧本杀等,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前来了解茶文化。
在厦台胞 郑钧元儿子 郑成功:茶(文化)他是可以很年轻,很时尚,然后甚至可以很新鲜。茶不仅仅是一个产业,他可以去广结善缘,可以去让我们两岸的一些文化跟情感,融合得更加深厚。
郑成功认为,大陆的发展空间广阔,市场体量大,也为年轻人提供了更多的机遇。登陆十多年来,他们不断成长,如今在大陆已经有超过600家的合作商。
在厦台胞 郑钧元儿子 郑成功:大陆有14亿的人,这样的市场体量其实可以让我们,很好地在这个市场有足够发挥的空间,我们是一家百年茶企,希望透过我们团队共同的努力下,去迈进下一个百年。
责任编辑:邱宏达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