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茶园绿色防控示范基地”授牌
母树园春茶开采
3月21日,春风节气,一场以“溯源大毫母树助推乡村振兴”为主题的福鼎翁溪村首届茶旅文化节拉开了福鼎白茶丰收的序幕。
“叩首敬茶!”在司仪的主持下,全体护茶人一一向大毫茶母树敬茶。当天,村民们齐聚村里的大毫茶母树园,举行了一年一度的祭茶仪式,向福鼎大毫茶母树供上“五果”(五种水果)“五茶”(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贡眉、茶饼),以感谢大毫茶母树的繁育之恩,祈愿茶园丰收。
“五茶”是翁溪村祭茶仪式上独特的供礼。祭茶仪式是一种源于天地和谐共生的理念,寄托着村里世代茶人淳朴的愿望,是村民们对茶树、茶园乃至周边生态环境的尊重,从而为爱茶人送上一杯来自大山里的好白茶。
翁溪村是福鼎大毫茶(华茶2号)的发源地。据载,清光绪六年(1880年),翁溪村汪家洋药农林圣松在山上采药时发现一棵大茶树,后被认定为大毫茶,经其精心培植,后以分枝压条的方式进行繁育种植而形成母树园。如今村里3亩的大毫茶母树园每年吸引着大批外地茶商茶客慕名而来观光打卡。
“今天是母树园大毫茶的头采,这里的采摘期相比周边茶园会延迟几天。”天天品茶业负责人蔡清寿说,去年公司通过福鼎市农村生产要素流转平台,成功竞拍到大毫茶母树园采摘权,最终以68.4万元/年成交,刷新福鼎茶园经营权流转最高价,助力翁溪村跃升为“百万村财”村。
连日来,翁溪村茶山上采茶人越来越多,男女老少拎着茶篮,兴致勃勃地采摘优质头春茶。翁溪村地处群山环绕之中,生态环境优越,当地历代茶人在茶树的种植、加工生产过程中,始终遵循着自然天成的制茶原则,造就了这里的白茶自然健康、甘甜醇和的品质。
“我们在福鼎率先示范推广茶树单株种植的模式,造就了白茶优越的原料品质。”蔡清寿说,这种种植模式可以大大提升茶园的通风环境和光照的普及,有效提升茶树的抗病能力,并通过科学的茶园管理技术,最终实现有机种植。
在纪生缘、天天品茶园基地内,一株株茶树相距一定距离独立成长,枝叶之间冒出一个个壮硕的芽头。茶园中散落着山茶花、樱花、桂花、紫薇、竹柏等,一年四季白茶的“绿”与花的“缤纷”相得益彰,更增茶山的魅力。
“茶树已成为我们的摇钱树啦!”翁溪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周映芬说,目前,村里已发展了16家茶企,拥有茶园基地的有12家,其中省、宁德市级龙头企业各1家。2022年,村民人均收入达到21680元,80%的收入来自茶产业,村财收入也从原来的17.7万元增加到103.5万元。
翁溪村是福鼎白茶产茶重点村之一,全村2400多亩茶园实行绿色生态防控全覆盖,先后被评为宁德市乡村振兴示范村、福鼎市服务茶产业先进村、福鼎市茶园绿色防控(专业化)示范村。长期以来,由村里繁衍的福鼎大毫茶以其优良性状和优异品质得到全面推广,在福鼎推广种植总面积达20多万亩,占茶园总面积85%以上。
近年来,翁溪村以茶产业为主导,大力发掘红色文化、白茶文化,推动茶旅融合发展。2021年,该村完成红色翁溪教育基地建设并对外开放,吸引了众多党员干部和游客前来聆听革命故事,感受红色文化,回忆峥嵘岁月。
该村还通过村企共建等方式加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入500多万元新建党群服务活动中心,参与973县道改造,打造一条茶旅公路,改造建设红色文化研学基地,依托大毫茶母树园深度发掘茶文化,推动茶企茶园基地开展茶旅研学活动等,树立“红色革命游+绿色生态游”旅游品牌,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 廖诗雄
责任编辑:邱宏达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