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县地处福建省东南部,属于内陆山区县,素有“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序春”的美誉。古称:“桃源”,是千年古邑,地灵人杰,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全县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项;纸织画、白鹤拳,国家地理标志产品7项:永春芦柑、永春佛手、永春篾香、永春老醋、永春漆篮、永春纸织画、岵山荔枝。永春是著名乡愁诗人余光中先生的故乡,是两岸乡愁文化的发源地。获评“中国香都”、“中国陶瓷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名茶之乡”等。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内陆起点,著名的侨乡,台港澳同胞的主要祖籍地。永春华侨擅长经商,在南洋一带创造了“无永不开市”的传奇。
2022年12月7日,我们慕名而来,受到常务副县长蔡映辉先生,及主要涉茶乡镇的苏坑镇长洪晓君,东关镇长庄镇长等人的热情接待。让我无比感叹的是,这个美丽的山县,居然是两大名茶的故乡。
“佛手茶的来源”——相传古时有位老僧人,每日虔诚地栽种佛手柑敬奉佛祖,念经之余,天天品茶,一日他突发奇想把茶树的枝条嫁接在佛手柑树上,经精心培植,终获成功,取名“佛手”。
相传弘一法师在永春静心修持五百多天,对永春佛手茶情有独钟,提下“永春佛手、如遇知己”的墨宝。
著名乡愁诗人余光中也提下“桃源山水秀,永春佛手香”的诗句。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中心数据表明:永春佛手茶体外抗氧化活性好且具有高含量的黄酮糖苷类成分、氨基酸和茶氨基酸,不同香型的永春佛手在贮藏过程中,黄酮生物碱和甲基化儿茶素类成分随贮藏年份逐渐升高,对结肠炎具有辅助保护功能。
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亚健康干预实验室、清华大学中药现代化研究中心、教育部茶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发现佛手茶具有显著的抗衰老、降血脂、调理肠胃、降血糖等作用。
苏坑镇现有生态茶园面积8000多亩,茶叶年产量940多吨,制茶企业300多家,产值1.88亿元。
闽南水仙茶的历史悠久,据《永春地名录》记载;"……湖洋公社是驰名中外的'闽南水仙茶'的产茶叶区,是全县种茶最早的地区之一。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仙溪农民郑世报为求生计,到鼎仙岩烧香礼佛,得观音托梦:"人北行,见木杉,住草亭。手艺成,带回乡,可小康。"郑世报遂携子外出远行,至闽北武夷山,见林木参天,搭草寮住下,在当地受雇种茶制茶。武夷山一带在乾隆年间就栽培出一种叫"武夷水仙"的乌龙茶,郑世报细心揣摩,学得栽培、制作手艺。咸丰年间,郑世报父子从武夷山带回100株茶苗,在鼎仙岩栽种,得水土灵气,精心培育成功。又仿照武夷山制茶工艺,糅合自己的经验,制出的闽南水仙茶色黄味香,入口舌润喉甘,堪与武夷水仙媲美。闽南水仙茶后由海外华侨广为传誉,扬名东南亚。鼎仙岩附近茶圃年年扩大,仙溪几乎户户种制闽南水仙茶。20世纪初,鼎仙岩水仙茶被广泛引种到永春五台山等地,遂称"永春水仙茶"。新中国成立后,闽南10余县市相继引种,遂称"闽南水仙茶"。(黄碧芬)
责任编辑:邱宏达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