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茶区

浙江丽水:做好“三茶”统筹文章 争当全国发展示范区

发布时间:2022-11-21 16:12:16 推广 来源:新华网

1月18日,中国·丽水首届“三茶统筹 助力共富”暨丽水荒野茶发布仪式在丽水市图书馆举行。在开幕式上,发布丽水荒野茶的产品与标准,颁发丽水市十大茶文化传播大使奖、首届丽水市十大茶产业领军人物奖和首届丽水市十大茶科技创新能手奖。

除此之外,现场还进行了主旨发言、圆桌论坛、学术报告、水韵茶路市集和无我茶会等活动。与会领导专家为丽水茶产业如何做好“三茶统筹”文章把脉问诊、建言献策。

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茶”统筹发展既是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也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对丽水来说更加重要。

丽水80%以上的土地面积是农村,70%的人口是农民,可以说农业的发展、乡村的振兴,直接影响着丽水共同富裕的成色。茶叶是丽水最具成长性的农业主导产业,2021年,丽水茶园面积、茶叶产量位居全省第一,带动30多万人从事茶产业,成为丽水农民增收最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

然而,丽水茶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成长的困惑:2021年丽水市茶叶平均销售价110.85元/公斤,仅为福建武夷山品牌茶叶价格的五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丽水的茶叶如何提升产值空间?如何通过科技创新推动茶叶精深加工,实现从农产品向制成品转变?如何实现从“卖茶叶”到“卖文化”?

今年4至9月,丽水市茶文化研究会深入开展了“三茶统筹助力共富”专题调研,发现茶融合氛围不浓、茶文化赋魂不足、茶产业转型不快、茶科技赋能不强等四大短板,是制约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共富的最大桎梏,并对此提出系列对策建议。

针对这些问题,丽水提出按照“绿香天下、多茶共舞、集群引领、共富先行”的新定位,全力打造茶文化弘扬圣地、茶产业价值高地、茶科技创新热地,争当全国“三茶”统筹发展示范区。

丽水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黄力量在开幕式上致辞时表示,目前丽水正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一是以“链长制”为引领,聚焦品种、品质、品牌和标准化生产等关键环节的短板弱项,全面补链、延链、强链;以“丽水香茶”区域公共品牌为依托,探索打造“区域公共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茶产业全品牌体系。二是深化茶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市场为导向,有序发展红茶、黄茶、乌龙茶、白茶等多茶类生产。推动丽水茶从低档茶向中高档茶转移,从散装茶向小包装品牌茶转移,从原料茶向精深加工茶产品转移。三是充分发挥浙南早茶特色优势产业集群项目的引领作用,把茶产业一二三产业相关区域、相关主体串珠成链,把点状经济、块状经济变成链状经济,形成一个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带。四是深刻领会“三茶”统筹的战略意义,努力实现茶叶增值、茶产增效、茶企增产、茶农增收目标。

近年来,丽水茶产业通过坚持打造“丽水香茶”区域品牌,与九县(市、区)“一县一品”形成合力,以生态禀赋为基、市场需求为导,加快推进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2020年,丽水市获得国家浙南早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后,“丽水香茶”发展再添新机,初步构建了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的总体格局。

截至2021年,丽水全市茶园面积60.8万亩,其中投产茶园54.8万亩,全年茶叶产量4.7万吨,茶全产业链产值150亿元,一产产值52.08亿元,茶叶种植面积、产量均列全省第一。

当前,丽水正着力夯实举措、优化服务,做优茶品质、唱响茶品牌、育强茶产业、弘扬茶文化、拓展茶市场,把茶产业打造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致富茶”、呵护健康的“营养茶”、抚今追昔的“文化茶”、美美与共的“友谊茶”。(邱一文)

责任编辑:邱宏达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