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着秋日的暖阳,宜宾市翠屏区永兴镇狮子村的各个山丘上,一棵棵茶树长势正茂,嫩绿的新叶刚刚长出,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一片金黄,因而得名——黄金芽。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金黄色,仿佛回到了春天油菜花盛开的季节。
“黄金芽”成了村民的“聚宝盆”。翠屏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黄金芽’就是村民的‘聚宝盆’。”狮子村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刘兴说,这些从夏季高温中挺过来的茶树,经过细心的照料,将在明年春天再度“焕发青春”,不会影响春茶的采摘。
10年前可不是这个样子。那时的狮子村,没有一条完整的水泥路,没有天然气和互联网,全村用电只有一个变压器,一到高峰期,停电是常有的事。全村也没有一个像样的产业,村民除了在家种点粮食,就是外出打工,人均年收入只有一两千元,是省定贫困村和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
这一切在慢慢改变。2016年,在永兴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返乡创业者陈历禄创办了狮子村绿芳茶叶专业合作社和宜宾金白川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土地流转形式承包55户村民共1050亩山林土地,从浙江安吉引进高端白茶“黄金芽”种植,发展茶叶产业,带领贫困户增收致富。
在狮子村的金坪、和平组,通过“专合社+农户”的模式,专合社一次性支付村民30年的土地承包费,农户可以到专合社务工,挣取工资。在兴田、凤凰组,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农户进行土地入股,没有基地流转费,但入股的农户可以进行保底分红。农户也可以到茶园务工,有了多份收入。
狮子村一景。翠屏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春季的狮子村可是一片盛景。”刘兴笑着说,狮子村有两大景,一是茶树抽芽的美景,二是售茶长队形成的独特风景。那时,茶农们纷纷走出家门,开始新一年的劳作。他们将采摘的鲜叶出售给茶叶企业,有的一家人齐上阵,手脚利落的一天可以挣几百元。正常情况下,一年可以采三季茶,人均采茶年收入可以达到几万元。
通过不断的发展,现在宜宾金白川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茶产业规模已经达到3000亩,形成了黄金叶、黄金芽、金镶玉、中黄一号、白茶5个品种,同时注册了戎叙金芽、凤萃茗芽两个商标。去年,金百川的产值达到300多万元。
“以前,爱人捂着钱包不让我拿钱出来,怕亏损。现在,她坚定地站在了我这一边。”陈历禄笑着说。他表示,2023年将继续做精做细茶叶产业,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打造农旅融合的现代农业科技园区。
陈昌炳家中的三层小楼。翠屏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在陈历禄的带动下,村民们的腰包也鼓了起来。今年76岁的陈昌炳是一名已有56年党龄的老党员,去年,她获得了党组织颁发的“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见到她时,她正与孙媳妇一道,带着两名重孙在院子里玩耍,其乐融融。
由于丈夫生病并瘫痪,家中失去了主要劳动力,生活困难的陈昌炳一家于2014年6月被评为贫困户。在帮扶单位、镇、村的帮扶下,2018年,她家成功脱贫,2021年她家人均年收入达到11480元,家中还盖起了三层小楼。
陈昌炳展示“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翠屏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都是国家的政策好,解决了我们基本生活和产业发展的问题。现在,家里种了几亩茶叶和油樟,村上帮忙扩大了规模,采茶季我们还可以出去采茶提高收入,儿子和孙子也在外打工补贴家用,现在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陈昌炳乐呵呵地说。
作为一名老党员,陈昌炳自家致富也不忘周边群众。哪家种茶和油樟遇到了困难,哪家遇到了麻烦,她都会热心地前去指导、帮忙。如今,70多岁高龄的陈昌炳依旧每日做着农活,空闲的时候便逗逗重孙,生活过得安逸又踏实。
陈昌炳与孙媳妇和两名重孙。翠屏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与陈昌炳一样,脱贫后过上了幸福生活的还有陈善金。过去,他住的是土坯房,因爱人生病、残疾,家中生活困难。狮子村开始发展茶叶产业后,陈善金将自家的土地流转了大部分出去,忙时又到茶叶基地务工,闲时则出去打打零工。如今,他的两个儿子,一个已经工作,一个还在读大学,爱人的病情也趋于稳定。没有了后顾之忧的陈善金,盖起了新房,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帮扶下,狮子村已经整村脱贫,全村修了21公里的水泥路,实现了每个生产队都通公路;引进了金百川和昊磊林业两家企业,建起了茶粮复合园区,带动村民入股分红和在基地务工。2020年以前,村集体经济几乎为零,现在达到30万元。”刘兴介绍。这名只有20多岁的村党支部书记,脸上写满了坚毅。
刘兴表示,下一步他将继续带领全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修通产业沿河路,大力改善村容村貌,力争让外出务工的人员更多地回到家乡。未来的狮子村,将越来越好!(杨晓川)
责任编辑:邱宏达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