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茶区

大露岩上醉茶香

发布时间:2024-02-23 16:14:45 推广 来源:闽北日报

大露岩周边的茶园

“四环山野绿春雨,大露岩上醉茶香”。大露岩在哪?这里的茶香真的能醉人?

初春,乍暖还寒,记者随茶农暨小明驱车前往武夷山岚谷乡岚头村际下自然村,零距离一睹大露岩的真容。

大露岩因一块高高凸起的峰岩而得名,村民们把以大露岩为标志的周边山场地块统称为“大露岩”。

大露岩有一些树龄超过50年的茶树,树干如大拇指般粗壮,绿色的茶叶搭配上根部的青苔,看去很有几分沧桑感。山场土质系风化剥蚀的碎屑岩、沙砾岩,内含多种矿物质,有着岩茶生长所需的养分。

肉桂、水仙、黄观音、瑞香……茶园种植了多个品种。茶园周边是成片的毛竹林、阔叶灌木林,山巅上天光云影岚飘雾罩,露含丹霞雨水温润,高密度的植被保养了水分,为茶叶的生长提供有利的条件。

暨小明介绍,相传很久以前,这里遭遇一场前所未有的旱灾,地里粮食绝收,村民们挖野菜吃野果充饥,日子过得很苦很苦。忽一日,烈日退去,清风徐来,人们见天空中飞来一只仙鸟,落在一块大岩石上。仙鸟口吐人言,说是奉观音娘娘之令,来普渡众生苦难。说完,口吐一粒晶亮晶亮的种子,正巧一阵斜风刮来,种子瞬间分化作无数颗粒撒在山坡上。仙鸟腾空而去,乌云滚滚而来,随即一阵大雨哗啦啦倾盆而下。不几日,坡地上齐刷刷长出许多青嫩的绿叶来。村民们饥不择食,纷纷采来生吃,没想到肚子里不易消化的野菜根迅速消化了。那一年,大家平安地度过灾荒。为了感激观音娘娘送来甘露,救助百姓的大恩大德,村民们把仙鸟落脚的那块岩石取名为“大露岩”。

“传说中的仙鸟播种,播的就是茶树种子。”暨小明接着说,“在我懂事时,岚头村一带就有许多野生茶,村民们管叫它‘菜茶’。早先,茶叶不值钱,村民们采来手工制作,供家人渴时饮用,后来在政府的宣传推广下,茶叶走上市场,价格水涨船高,我们这些村民也走上种茶致富的道路。”

翻开武夷山革命斗争史,在岚谷乡岚头村这块红土地上,流传着许多可歌可泣的革命斗争故事。如组织北乡农民参加上梅暴动的组织者、领导者安少亮,曾任苏维埃岚谷区委书记的暨灿,曾任红军五十五团连指导员的暨缄等,许许多多革命先辈在白色恐怖的岁月里,坚持在大山里从事着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他们为实现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而献出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革命胜利了,老百姓的日子过好了,而他们却永远躺在这绿水青山之中。

从《张山头红色故事》一书中得知,暨小明也是个红色后代,他的爷爷暨水宝是个略知中草药知识的乡村文化人,曾担任过红军部队话务员,在张山头红军医院任过军医,对革命有贡献。他说:“我们出生在这个没有战争、和平稳定的年代,这是先辈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应该学会珍惜。现在党的富民政策很宽松,只要勤劳努力,有想法肯做事,家家户户都能走上致富的道路。”

在大露岩,暨小明有50多亩茶山,因山场土质好,自然环境好,制作工艺过得硬,茶叶很受顾客欢迎。“我是个与茶相守二十多年的茶农,为做一泡好茶,不懈地追求和探索,我坚信,做茶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只要不断创新技术,做出自家茶的特色,让爱茶的人都能喝到我们家的上品好茶,这就是我最大心愿。”他说。(闽北日报记者 裴礼辉 通讯员 聂炳福 文/摄)

责任编辑:邱宏达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