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茶区

畲族茶歌茶舞 民俗文化瑰宝

发布时间:2024-02-20 11:49:57 推广 来源:闽东日报

畲族少女盛装表演茶舞

茶歌茶舞是茶乡群众在长期从事茶叶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艺术形式,也是民俗文化的一朵奇葩,它诠释了茶文化的内涵,折射出的不仅仅是当地的茶乡风情,更是活色生香、充满温馨的集体记忆。

可以说,了解茶歌茶舞是我们了解茶文化的基础、是认识和传承茶文化的关键,也是帮助我们充分了解该地区民俗风情和发展历史的载体。

畲歌畲舞民俗奇葩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在这日暖花开的暮春季节,正是畲族山村一年一度最为精彩的传统民俗节日。

这天,畲村春光明媚,满山青翠,人面桃花。闽东山区寿宁县斜滩镇畲家聚居的山田村天丘岗传来阵阵高亢嘹亮的茶歌,盛装打扮的畲女三五成群露天边唱边舞,正在开采春茶的畲家男女时而摘茶、时而欣赏茶歌茶舞。

这是笔者去年到访天丘岗畲山“三月三”对歌会上所看到的一幕风俗场景。

闽东著名茶乡寿宁县种茶历史悠久,茶文化资源丰富,茶文化体系极为全面。在茶叶主产地的斜滩、武曲、南阳、竹管垅、凤阳、平溪、下党等地以茶叶种植、生产、经营为主要素材创作的一大批茶艺作品,如诗词歌赋、歌曲和舞蹈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茶文化艺术,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一朵茶苑奇葩。

寿宁茶人爱茶成风,茶文化在民间也显得十分独特。尤其是畲家男女,他们邀约聚会、拜宗祭祖、包芦竿粽、同吃乌米饭,一年接一年、绵延不断、代代相传、村村相应,至今还流行着唱茶歌、说茶事、以茶传情、以茶抒怀的老习俗。在寿宁县斜滩镇畲山茶岗上,如今依然还能看到,这边采茶畲女唱:“枝枝茶叶情意深,茶叶好比阿哥心;哥心生在茶叶内,妹心连着阿哥心。”那边采茶哥和道:“蜜蜂双双采茶心,哥牵妹手上茶林;生态茶园常丰产,情哥情妹情更深”的动人画面;还有男女合唱:“山哈生来爱唱歌,歌声句句震山河,唱得满天星星笑,唱得群山绿满坡……”

畲家情歌风趣独特

比较突出的是畲族聚集地流传的畲歌畲舞,它们来源于生活、形成于生活,以欢快、轻松、绚丽、粗犷的表现形式,极具感染力,且富有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比如斜滩天丘岗畲家男女描述爱情、表达情感的就有这样的畲族茶歌:

哥妹采茶上山间,

妹叫郎哥要采精;

好叶才能制好茶,

铜铃打鼓另有音。

郎那有意妹有情,

生态茶园细谈心;

谁知打开话匣子,

句句都是谈茶经。

阿哥阿妹采茶青,

茶歌阵阵飞过岗;

歌声融进茶丛里,

心花随着茶叶长。

春雨绵绵到妹家,

阿妹堂前捧杯茶;

问郎此去几时回,

莫忘家中一枝花。

春雨霏霏心含情,

妹唱茶歌给哥听;

郎君若有真情意,

茶歌也能做媒人。

开发万宝山荒山披绿装

茶乡人歌动地诗。回溯上个世纪中期,寿宁畲歌畲舞的起源、发展与兴盛,这和当年家喻户晓流传着的一位畲族“草鞋书记”带领畲汉群众集体开发万宝山、发展茶产业的感人故事不无关系。

1957年春,寿宁县原属斜滩区的竹管垅乡成立了人民公社,第一任党委书记兼社长是土生土长的少数民族干部兰亦发,那时他才30岁出头,风华正茂、年富力强,做事雷厉风行,有股冲天牛劲。他每天穿草鞋,爬山越岭、山里来山里去,上任不到半年,足迹踏遍全社的每个山头角落,调查了方圆十五公里以内的所有荒山坡地,初步估算可垦复面积达16000余亩;经过发动全社干部群众,统一了思想认识,即于当年10月作出决定,开展全民开发万宝山运动。在这场声势浩大、史无前例的垦荒“战役”中,全社男女老少齐上山,边远的就住草棚、吃大锅饭。兰书记天天脚穿草鞋、头戴斗笠、身背军壶,风雨无阻、日夜巡视,在全社各个山场、工地上与社员同吃同住同劳动。这位“草鞋书记”有时挑茶水上山给社员解渴,有时帮忙修理锄头柄、畚箕圈,有时晚上轮流召集以生产队为单位的小组会评比开荒进度,并用土广播表扬好人好事。就这样寒来暑往,整整坚持了5个年头的奋力拼搏,直到1962年冬,竹管垅人在“草鞋书记”的带领和指挥下出色完成了开垦万亩万宝山的任务,并有规划地种植上了适宜高寒山区发展的茶树品种。从此,座座荒山披绿装,茶树变成摇钱树。

如今,茶业成了垅上人的大宗经济产业,农民百姓的生活也随着变好了。

茶乡歌舞脱颖而出

到了20世纪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初期,寿宁畲族聚居茶乡群众自娱自乐,茶歌茶舞应运而生,茶文化娱乐活动蓬勃发展,农村群众文化俱乐部风行全县。

那时候,竹管垅公社在畲族干部兰亦发书记的带领下,建立了一支有15名年轻畲族演员组成的公社业余文艺宣传队,他们把全民开发万宝山种茶的经验和先进典型事迹,组织当地小学教师、公社干部自编自演,兰书记经常参与排练,还聘请县文化馆文艺干部前来办培训班,辅导、创作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茶歌茶舞文艺节目。最常见的有采茶歌、小演唱、表演唱、三句半、舞蹈等小型多样、生动活泼的表演形式,文娱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他们日间露天当舞台,夜晚挑起煤油汽灯表演歌舞节目,寓教于乐,很受群众欢迎。

1964年,寿宁县为配合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竹管垅公社文宣队演出的《歌唱竹管垅》《姐妹采茶灯》《畲族姑嫂夸茶乡》等采茶歌舞剧目被县委抽调到“县社会主义教育文艺宣传队”,在全县上山下乡巡回演出,使竹管垅人深受鼓舞。当年,《歌唱竹管垅》《畲族姑嫂夸茶乡》两个歌舞节目参加福安专区第三届群众业余文艺汇演获奖后,《歌唱竹管垅》被选拔赴省汇演,获得节目奖、演出奖。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草鞋书记”虽已撒手人寰,但每每谈及他当年带领竹管垅人艰苦奋斗、造福后代的往事时,人们都难忘他的艰苦创业精神。(闽东日报记者 韦希成)

责任编辑:邱宏达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