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福建莆田:100多万棵黄花梨树产好茶 拉动乡村振兴产业链

发布时间:2024-01-25 15:02:55 推广 来源:湄洲日报

记者了解到,除莆田仙游县书峰乡外,枫亭镇、郊尾镇和度尾镇等乡镇也广泛种植黄花梨树。20年来,全市共栽种黄花梨树100多万棵,已经具备大规模发展黄花梨叶茶的条件。

全国劳模郑国增正在组织专家团队致力黄花梨茶的研发和生产,希望做大做强黄花梨产业链,带动更多山区群众一起增收共富,“希望发挥好劳模示范引领作用,通过种植黄花梨树,加工生产黄花梨茶,推进‘林业+旅游’融合发展,打造以森林观光、度假、养生为主的旅游新业态,不断做大做强黄花梨产业链,带动更多山区群众一起增收共富。”昨日,年逾七旬的全国劳模郑国增告诉记者,黄花梨被称为“木中黄金”,是制作红木家具和工艺品的极品材料。种植黄花梨树有着良好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效应,但种植周期长。而黄花梨叶具有再生性强、药用价值高的特点,将其做成茶香四溢的黄花梨茶,既可丰富黄花梨产业业态,也可提升种植黄花梨树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郑国增在植物园黄花梨树下劳作

他给记者算一笔账:1棵黄花梨树1年可采5次鲜叶,1次采2.5公斤鲜叶,按5公斤鲜叶制作1公斤干叶茶,可制成2.5公斤茶。黄花梨茶市场前景看好,希望能将其打造成特色产业,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充分挖掘黄花梨的价值,让黄花梨树真正成为老百姓的“摇钱树”,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1973年入党的郑国增是仙游县书峰乡兰石村人,微信名是“树迷”。2004年,他回乡创业,是该村党支部首任挂职第一书记。“当时主要任务是招商引资。兰石村地处偏远,一直招不到有实力的商家。于是利用自己的积蓄,承包荒地,植树造林,创办绿源名贵植物园。”郑国增说。

绿源名贵植物园有山林地130余公顷、田地7公顷,种植海南黄花梨、檀香、沉香等名贵经济树木50余种。其中,种植黄花梨50余公顷共6万棵,从2003年在海南育苗,2004年栽种至今,已有20年了。

大寒时节,记者在绿源名贵植物园看到,成片的黄花梨林在寒风中依然枝繁叶茂。其约3层楼高,胸径20多厘米。郑国增正带领工人们在除草施肥。

“老郑简直是一个树迷、树痴!”退休多年的郑国增老伴余勤说,“这些树都像他的孩子。他就喜欢和树在一起!”

郑国增一生都与树木打交道。他创办仙游县首家红木工艺精品公司、福建省首家古典家具生产企业。他喜欢木头,更喜欢栽树,还不遗余力地宣传绿化工作。为了更好地培育珍稀林木,他在科技研发方面下足了功夫,与省林科院等科研单位合作,成立了名贵植物研究所,聘请资深林业专家,开展海南黄花梨等名贵树木生物生态学特性、种苗繁育栽种等技术研究,取得显著成绩。他创办的莆田市绿源名贵植物开发有限公司先后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省林业厅授予“林业星火计划项目示范基地”,被省科技厅授予“区域科技重大项目”科研基地,荣获“全国绿色小康户”、省林业厅科技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科研项目《降香黄檀名贵植树种植定向培育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被市政府评定为“科技二等奖”。

创办绿源名贵植物园以来,郑国增20年如一日,躬耕山林,用心呵护每一棵珍稀苗木,一步步打造出一片绿色天地。如今,植物园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每年吸引上万名游客前往观光、康养、休假。2019年,绿源名贵植物园被评定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所在的兰石村被评为福建省四星级乡村旅游村、福建省美丽乡村、福建省乡村振兴试点村、国家森林乡村。

海南黄花梨从海南“搬家”到福建莆田,并非易事。研发生产福建的海南黄花梨茶,并进行产业运营,对于郑国增而言,是一个全新赛道。

郑国增夫妻从研发黄花梨茶入手,多方整合科研资源,组织团队攻克生产难关,意在带领书峰乡乃至仙游县发展黄花梨茶,走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乡村产业振兴之道。

黄花梨茶是以海南黄花梨树叶经传统制茶工艺烘焙、发酵制作而成。据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表明,海南黄花梨叶中富含异黄酮、染料木素、叶酸等多种生物活性,具有抗凝血、降血脂等功效,可改善血脂、血压、胆固醇升高等;还有抗氧化作用、延缓衰老、改善更年期骨质疏松等。民间有以海南黄花梨树叶煮水饮用的习俗。

郑国增介绍,海南省已出台黄花梨叶茶地方标准,期盼福建省也能早日出台黄花梨叶茶地方标准。

郑国增说,绿源名贵植物园还有40余公顷山地,他要用3年到5年的时间,再栽种40万棵黄花梨。如果山区多多栽种黄花梨树,将发展成一个非常好的乡村振兴产业。(记者 李俊华  文/图)

 

原标题:全国劳模的绿色产业梦

责任编辑:邱宏达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