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2023中国厦门国际茶产业(春季)博览会开幕

发布时间:2023-05-12 14:12:50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 (通讯员 张娟)2023中国厦门国际茶产业(春季)博览会(以下简称“2023厦门国际春季茶博会”)、2023中国厦门国际茶包装设计(春季)展览会(以下简称“2023厦门茶包装设计春季展”)、2023中国厦门国际新兴茶饮产业展览会(以下简称“2023厦门国际茶饮展”)、2023世界绿茶采购交易会于5月12日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办,展览面积达到63,000㎡,国际标准展位数达3,000个。

随着经济大环境的变化和新冠对于人体健康的影响,消费者们愈发重视养生,希望以茶修身,追求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今全面放开后,经济全面复苏,国际贸易、旅游业等迅速回暖,茶叶市场需求大幅增加,茶行业也迎来了反弹式消费。蛰伏许久的茶行业市场供需大幅增长,即将在今年全面复苏。市场正需要一个能够汇聚茶领域品牌、供应商、采购商以及最新产品和行业趋势信息的综合性平台。

深耕茶行业14年,厦门国际茶博会不断求变,在深挖茶产业链同时,依托产业、地理优势及多年积累的业内口碑,高效链接供需双方。同时,组委会紧跟市场前沿热点、市场消费新趋势,积极创新,引进新元素、新品类,同期策划“2023厦门茶包装设计春季展”、“2023厦门国际茶饮展”、“2023世界绿茶采购交易会”,四展联动,有力推动茶行业贸易的健康发展,为后疫情时代的茶产业经济复苏注入强大信心与动力,共同探讨茶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布茶产业发展趋势,打造一场春季茶产业贸易盛会,共同奏响春季茶界最强音。

在此新商机、新市场与新需求并存的潜力巨大的时机,2023厦门国际春季茶博会作为行业大展,将延续全球视角,汇聚国际品牌茶企,集合茶全产业链新品爆品,打造茶产业一站式供应链平台;同时紧跟最新发展趋势,探索茶产业新商机,推动茶行业贸易与市场健康发展。

四展同期,呈现以下六大亮点:

一、高质量茶产业商贸盛会,买卖双方精准对接

本届厦门国际春季茶博会启用A1-A8八大展厅,设:品牌茶企展区、茶包装设计展、茶器展区、境外展区、茶空间设计展区等5大板块,逾千家参展企业汇集万种年度新品爆品,聚焦全产业链发展,全方位呈现茶产业发展盛况。

境内外优质茶领域品牌企业及参展团齐聚鹭岛,带来了中国台湾的高山好茶,尼泊尔、泰国等地的有机白茶、红茶、乌龙茶等,斯里兰卡锡兰红茶、绿茶,新西兰有机乌龙茶、马来西亚大马仓、中国香港仓储所藏老茶等,让参会茶友们得以坐享全球茗品。同时,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六大茶类品牌茗茶齐聚厦门:香陈回甘的普洱茶,浓醇的黑茶,芳香醉人的乌龙茶,健康养生的白茶,质佳味醇的红茶,鲜爽的绿茶,明净香甜的黄茶……共谱年度茶盛会新篇章!

与此同时,来自全国的茶行业相关企业、经销代理商、终端集采等专业买家,也早就计划好五月鹭岛之行,相约共赴此行业盛会,贴近市场一线,面对面洽谈采购,畅聊无限商机。

截至目前,已有众多专业客商预登记参观本次展会,其中,更有黑龙江省茶业产业发展促进会、安徽省茶文化研究会、安徽省绿色食品协会、宣城市茶叶协会、泾县供销社理事会、重庆市茶叶商会、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烟台供销服务中心、浙江浦江县茶文化研究会、浙江新昌县名茶协会、湖北恩施州农业农村局等各地专业茶叶协会学会等相关行业专业机构组团报名前来参观和采购。厦门国际茶博会作为涵盖茶产业的信息交流、展示交易的专业品牌盛会,高效连接买卖双方,一次双向奔赴,实现商贸共赢。

二、 境内外特色茶器具荟聚,多样空间全方位呈现

茶为器之魂,器为茶之体,茶与器相互成就,缺一不可。作为集专业性、可看性、多样性于一体的全球茶器贸易桥梁,中国厦门国际茶产业博览会从工艺、设计到材质,多方位全品类发掘海内外特色茶器,充分展示茶器文化多样性的独特魅力。

本次厦门国际春季茶博会上,汇聚了景德镇瓷器、德化白瓷、龙泉青瓷、建阳建盏黑瓷、广西坭兴陶、建水紫陶、宜兴紫砂、枫溪陶瓷、醴陵瓷、钧窑、汝窑、哥窑、官窑、定窑、日本琉璃、韩国陶瓷等特色茶器,从陶瓷到金属,从水晶到电器,从竹木到布艺等茶道具……全球茶器具企业相聚于此,展现各自产品的创新与升级,以及在不同场景及茶空间中的运用。

茶空间,不仅是茶文化的载体,更是满足爱茶之人社交需求的有效平台。本届展会在A8展厅专设茶空间设计展区,为与会观众带来创意的茶空间设计。作为品茶活动的主要载体,茶空间设计从茶家具,到茶室陈设,再至茶席摆设,涵盖丰富。智能化的会议空间、悠心静雅的茶空间、啜茗几杯的吧台……观众穿梭于各个雅致的茶空间打卡,也将组成这方寸之间的茶景情韵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创意彰显潮流,茶包装设计展引领行业创新升华

厦门茶包装产业引领国内茶包装界潮流,被誉为中国茶包装行业风向标、晴雨表。2023厦门茶包装设计春季展时值五月,春茶上市,茶企采购定制春茶包装的需求大幅增长;同时五月又是茶包装企业为中秋新品设计寻找灵感、拓展渠道、交流分享的黄金时段。

本次展会汇聚来自福建、江西、广东、上海、浙江、山东等地近百家优质供应商、龙头企业入驻,涵盖纸塑、陶瓷、布艺、玻璃、金属、机械等各类包装制品、包装原材料、包装机械设备……整合全国各地优质品牌包装企业和茶包装上下游的最新资源,满足采购者需求,打造集春茶包装采购,端午、中秋订货,新品发布于一体的茶包装专业贸易桥梁,为茶行业搭建全品类茶包装采购和交流平台。除了带来时下最新潮流包装产品以外,各企业还将在展会期间共同探讨交流多元饮茶场景下的新式包装设计,洞见行业发展脉搏,引领行业创新变革,拓展茶包装设计新商机。

四、关注新茶饮健康发展新趋势,“中国厦门国际新兴茶饮产业展览会”引领行业新风尚

随着健康饮茶理念的深入人心,全球茶饮市场持续快速稳步增长。茶饮新样态、场景体验多元化、健康意识的提高以及全球旅游业的大幅回暖,都给予了新茶饮市场无限的潜力与商机。

2023厦门国际新兴茶饮展将茶饮产业的原料茶及调味茶、茶饮品牌连锁加盟、茶饮包装及机械、茶饮制作器皿及设备、茶饮设计空间等茶饮全产业链展品汇聚一堂,邀请来自福建、浙江、安徽、贵州、广东、江苏、北京、斯里兰卡、新西兰等国内外知名茶饮及原料品牌、进出口贸易企业以及茶业相关采购商到场,重点关注调味茶领域,不仅为万千茶饮品牌端供给更多优质上游资源,更以新颖设计的便捷包装、配套的茶饮器具等,走向商超便利、休闲会所等终端消费市场,为打造年轻人的茶文化搭建全球茶饮产业采购和交流的平台。

今后,组委会还将继续深度整合境内外新茶饮供应链优势资源,共同引导国内茶饮原材料供应商走出国门,全面开拓海外茶饮市场,引领国际新茶饮生活方式。

展会期间还将举办2023新茶饮产业发展论坛,邀请到日本崎阜大学博士、浙江大学茶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屠幼英女士和听客新茶饮研究所主理人黄丹丽女士进行宣讲,两位专家将从不同的视角分享新茶饮发展概况、品牌运营、市场定位、产品研发、人才培养、茶饮与健康等方面的经验,挖掘新茶饮领域的潜在价值,探索新茶饮行业的未来趋势,从而促进新茶饮产业的创新与升级此外,2023新茶饮包装设计论坛由《绿色包装》杂志副主编黄励先生主持,邀请到北京势能咨询集团创始人、先知战略营销公司联合创始人张宏坤先生、广东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茶叶出口部副经理黄兆荣先生和深圳市柏星龙创意包装股份有限公司创意总监汤崇辉先生,深入探讨新茶饮企业如何通过包装设计上的创新,在宣传塑造品牌方面进行突破,充分发挥包装设计在新茶饮产品营销中的推动作用,从而带动新茶饮产业的发展。

五、助推绿茶产业发展,构建绿茶交易新格局,“世界绿茶采购交易会”初心不改,回馈行业

绿茶是中国最主要的茶类,也是每年出口销量最大的品类,出口总量中长期保持75%左右的份额。随着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其种植面积和产量不断增加。为整合国内外绿茶市场,助推绿茶产业多元营销,厦门国际茶博会组委会依托自身平台优势,举办“2023世界绿茶采购交易会”,整合世界绿茶优质资源,提供全新消费增长点;基于绿茶丰富的种类及应用范围,探索绿茶的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促进企业与新茶饮、生物科技、食品研发、医药日化等领域的采购需求相匹配,打造一条新的引领市场、拓宽消费的可行之策,全面助力绿茶产业多元发展。

到场观众不必长途跋涉,即可看遍各地名优茶源地,降低贸易成本。组委会积极与四川成都、巴中、雅安、宜宾;湖北恩施;浙江新昌、浦江;贵州遵义、贵阳、湄潭等各地绿茶产区协会、机构建立密切合作关系;联合境内外主要消费市场,邀请重要采购商及经销商,拓展国内绿茶资源对接,匹配国际市场需求,为绿茶行业布局全球市场挖掘更多商机。

大会期间,组委会将同期举办2023绿茶产业创新与多元发展推介会,邀请业内知名专家共同探讨绿茶的多元发展之道,展现绿茶产业发展情况。

六、大会活动专业多元助推茶产业转型升级

本届展会将继续举办备受欢迎和好评的一系列专业度高、信息量大、富有文化内涵与底蕴的精彩活动,汇集品牌创始人、龙头企业、高校、行业协会等各方面的优质资源,为与会展客商构建专业的交流平台,传递行业的最新资讯。大会主要活动有:2023新茶饮产业发展论坛、2023新茶饮包装设计论坛、「2023大美之声 · 器韵之荟」大会直播间、2023绿茶产业创新与多元发展推介会、2023新兴茶饮品牌推介会、国际茶道茶艺表演、茗茶品鉴会、第三届中国调茶师技能大赛全国总决赛、第四届中国调茶师技能大赛、新兴茶饮嘉年华、绿茶产业多元发展等。

我们相信,在社会各界和茶产业各方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下,厦门国际茶博会将锐意进取、不断探索,多渠道为展客商搭建真正实效的商贸平台,打造提供专业的商贸信息交流平台,进一步助推中国茶产业创新升级,促进中国茶产业做大做强,推动中国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带动全球茶行业的全面复苏和海内外茶文化的交流。

责任编辑:邱宏达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