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茶道

王新宝:做好一杯茶 共奔致富路

发布时间:2023-05-04 14:19:57 推广 来源:福建日报

“我们的春茶产量高、质量好,效益也好,一年收获怎么样,全看这段时间了。”3月底以来,武平县年年春茶业有限公司制茶技术员王新宝忙坏了,他往返于茶山和厂房,带着工人们制作今年的春茶。

受长辈影响,王新宝从小对茶有着深厚感情。1988年,高考落榜后王新宝回乡开始种茶。那个年代,武平绿茶因管理落后、品种单一、工艺老旧,导致市场竞争力不足。

王新宝决心改变现状。他开辟10亩茶园,引进名优茶品种,购置炒绿茶加工设备,改进制茶工艺,标准化管理茶园,带头规模化制作名优绿茶。几年下来,他做的绿茶不仅上了规模,还有了口碑和市场。

35年时间里,王新宝扑下身子打磨制茶技艺,将所有精力投身到武平绿茶的培育种植、生产制作和品牌打造。他制作的“年年春”系列名茶多次获国家和省市县级“茶王”奖,同时推动“柴改电”清洁化生产,推动武平走上了电气化制茶的生态环保路子。2021年,武平绿茶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王新宝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第六代传承人。

走上致富路的王新宝没忘了桃溪镇新礤村的乡亲们,“一个人富不算富,带着大家一起富才是真正的富”。

2000年开始,王新宝不断鼓励村民种茶。为此,他组织村民连片开发整理荒山、荒坡、荒地,并从浙江引进新品种,新建300多亩茶叶生产基地。2006年,武平县年年春茶业有限公司成立,在王新宝的技术指导下,公司辐射带动2万余名群众发展茶叶种植。

现在,王新宝一有空就会到村里其他14家茶企走走,不仅免费做技术推广,还指导茶企引进先进加工设备,研发出更多高品质的精品茶叶,做优做强做大武平绿茶产业。

如今,绿茶产业已成为桃溪当地村民的支柱产业。特别是新礤村,全村220户农户共种植茶叶3000多亩,70%村民收入来自绿茶产业,村子被评为省“一村一品茶叶专业村”,共获全国和省市县茶叶赛事奖项100多项。

这几年,王新宝对绿茶产业的探索没有停下,茶叶的品种改良、提质增效都是他努力的方向。与此同时,依托良好的生态,王新宝推动村里启动实施了“桃韵茶乡·山水画廊”乡村旅游景区建设,通过茶旅、茶研、茶赛等拓宽茶产业发展空间,推进茶旅融合。

作者 戴敏 王发祥

责任编辑:邱宏达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